過去20年來,電子郵件行銷(email marketing)一直都是網路行銷的一大重點,雖然他的影響力日漸衰微,但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存在。

電子郵件行銷可以算是將現實生活中的郵件行銷概念直接搬到網路世界的做法,在網路時代剛開始的時候就十分盛行了,相信看本文的人都有收過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行銷郵件。到了今天,即使電商廣告盛行,可以直接指定目標族群,仍然有很多功能會需要使用者提供電子郵件以蒐集作為後續行銷使用,例如註冊時使用電子郵件帳戶、或是提供郵件信箱下載附件等。

那麼為何說電子郵件行銷末日已到呢?其實是因為網路供應商(ISP)不喜歡郵件供應商(ESP),在碰到大量無效宣傳信息時會將郵件供應商擋掉,而迫使郵件供應商也對行銷人員做出阻擋,或是將宣傳信息視為垃圾郵件(Spam mail)。

質量良好的電子郵件資料庫可以有效的避免被阻擋的情況,然而根據Jupiter調查公司的統計顯示,約有20%的郵件資料是有誤的,可能是拼字錯誤、空白、@後網域有誤或是假信箱等各種情況。大量使用有誤的郵件行銷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讓發信者被系統當作垃圾來源(Spammer)並拉為黑名單。另外郵件供應商往往浮報了一些數據,聲稱自己的郵件傳達率高達99%,實際上,調查中也同樣顯示被收信人確實收下的比率約落在88-91%間而已。

網路上有許多實用的工具,可協助您的電子郵件行銷更有效率,例如:協助您偵測無效的信箱、或是查看對方是否已讀您的郵件等等。有效率的使用這類輔助工具可以讓您的行銷資訊被系統認可,順利傳達給目標族群,減少被網路或郵件供應商阻擋的機率。如有需要了解更多行銷模式或是有任何疑問,請隨時與我們聯絡!

資料來源: https://www.marketingtechblog.com/verify-email-lists/

marketingtechblog

根據美國 Marketo 的千人問卷顯示: 僅有 22% 的內容是專業的行銷人員認為他們企業的網頁是有效果的。B2B的企業稍為高一點 (30%),但也好不到哪去。

多數人面臨到的問題不外乎是內容的管理,內部溝通及共識,文案的呈現方式等等。而有四個面向是那些認為自己網頁有效果的內容行銷所具備的:
企業整體應對內容行銷及它所能帶來的好處有清楚的瞭解
內部有良好的溝通管道。內容具備準確和即時性
良好的規劃內容。並且具備完整的結構
投放廣告有策略性的在增加

企業整體應對內容行銷及它所能帶來的好處有清楚的瞭解
問卷的結果中,僅有29% 的人認為他們的內容是有效及成功的。目前曝光的平台如雨後春筍,但這並不代表企業要在所有的地方占地為王。知道什麼樣的內容會有什麼樣的成果,以及為何要寫這樣的內容會比不知所云還重要。

內部有良好的溝通管道。內容具備準確和即時性
研究裡,有58%的行銷人員認為內部的討論會議應當每天或每個禮拜。透過討論會議瞭解內部的狀況以及腦力激盪出內容。應避免太過一般或者常見的內容。

良好的規劃內容。並且具備完整的結構
近七成五的人將他們的內容做有效的規劃並且歸檔。其中的作法並不困難。歸檔-進行討論- 歸檔-進行討論,周而復始。內容會越來越豐富並且有組織性。

投放廣告有策略性的在增加
有七成五的人僅花總行銷預算的 10% 在內容行銷上,但專家建議應投放 36%。隨著廣告的蕭條,FaceBook, YouTube 等工具越來越盛行,將觸角設定到微小的目標觀眾已不是天方夜譚。但如此一來內容已及廣告的預算編列就越顯得重要。

建議投放可以分成區段性。不要一次通撒。而是一個一個設定目標觀眾群,去腐存菁。

隨著時代演進,內容行銷已成趨勢。若是企業比別人晚一步,不僅在 Google search 上落後,市場的知名度也只能看著對手的車尾燈。
資料來源:http://contentmarketinginstitute.com/2016/04/content-marketing-research-enterprise/

小時候我最喜歡聽故事。聽到『從前從前』就彷彿聽到定身咒,聚精貫神聽的爸爸媽媽或老師接下來要說什麼。長大了變成喜歡看電影。好的劇情也跟故事的鋪陳脫不了關係。好的故事結構專注在重要,有伏筆爆點的部份,以及和主角配角之間的發展。

在公共關係中,倒三角的寫作方式通常生硬且沒有切入產品本身所能帶來的效益。對品牌來說,扼要且有故事性的寫法反而會比較吸引到注意力。所以該怎麼說才會說的生動,說的有趣,說到天橋下:

告訴我你的產品能做什麼:
撰寫新聞稿初學班一定會教你用到三角的方式去寫新聞稿。重要的事項在上,其他敘述在下。但什麼才是重要的事情?很多人會直接介紹產品,但其實你應該是要介紹你的產品能做些什麼,可以帶來什麼好處。編輯每天有那麼多的信,他不可能慢慢的去聽你講你的理念,你設計的靈感,你的公司在幹嘛。但也不是要你大放厥詞,吹捧你有多利害。畢竟媒體在更領域都是頂尖的佼佼者,你胡謅什麼第一,最強等等不切實際的詞彙,一開始就給了編輯胡扯的刻版印象。

直接的告訴編輯(也是告訴讀者),你的產品解決了什麼問題能夠帶來什麼好處。人腦對於問題的發生和解決會比其他的切入角度更為敏感。產品和別人有什麼不同之處,競爭優勢,解決了什麼別的產品所做不到的,都會讓你的新聞稿更容易脫穎而出。

消費者是感性的:
研究指出大部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或偏好某種品牌是會受到情緒或感覺的影響。假設我今天要跟一個小朋友說灰姑娘的故事,但我只說:『灰姑娘穿上玻璃鞋然後跟王子結婚了。』他一定會轉身去玩 Pokemon Go。因為我沒告訴他灰姑娘是誰,他發生了什麼事。所以他不會對單一的結果而產生共鳴。

敘述一個品牌故事也是一樣。你需要將它和消費者的背景過去的經驗做連結。硬梆梆的產品規格是無法觸動任何人的內心。

要有策略,要有結構:
單靠新聞稿來敘述一個品牌故事是不夠的。只有小紅帽沒有大野狼的故事相信沒什麼人想看。有幾個面向應該要注意的。
1. 公司網站應該要貼近使用者的習慣,特別是要適合手機以及平板板面,
2. 產品頁面應有高清的專業圖片以供媒體使用
3. 應有明確的購買資訊讓消費者馬上可以進行購買
4. 應研究媒體曝光新聞的方向及時程表

多方面的曝光讓公司在整體呈現上更有組織性,更為專業,也讓消費者更容易連貫到內容。

成為一個會說故事的人就能吸引到觀眾,不管是媒體或者是目標市場。唯有如此新聞稿才不是白費工夫。

資料來源:http://www.prdaily.com/Main/Articles/20761.aspx

大多數的公司或部落格官網都有設置常態更新的位置,可能是新聞室/部落格等頁面,但往往寫完貼上之後變棄之不顧,實在有點可惜。其實你可以用上一些小技巧,讓這些常態更新的文章轉化成為你的邀請函,把人和網路流量帶進你的網站喔!下面就跟著這篇文章一起來試試看~

第一招:多寫幾個標題
建議可以為同一篇文章多取幾個不同的標題,這麼做的好處包含可使用較多的關鍵字、可針對不同推廣平台(如各社群網站)做調整,也可得之大多數人喜歡何種風格。詳細的應用方式在稍後文章內分享!

第二招:為貼文分類
這裡說的分類不是指文章內提到的產品,而是指文章的屬性。推薦可以分為:長青型文章、季節性文章、主題式文章、轉貼與官方未正式公布的訊息。

第三招:提及相關人事
在文章中提到其他相關的人事物有助於提高能見度,大方的@你提到的廠商/人或是節錄對方的名言吧!

第四招:使用#字號
眾所皆知的,目前#字號可用來為文章標出主題與重點,更可以方便的自訂關鍵詞。聰明的使用這個功能,#使用量大且相關性高的詞彙可讓你的文章容易被看到。

第五招:建立一張試算表
使用Excel試算表之類的工具來管理你的貼文吧!將文章編輯排程常用到的項目以及上面的重點放到欄位中,從此以後這張試算表就是你的貼文檢查表!
Ex:
1. 貼文日期
2. 文章屬性(長青型文章、季節性文章、主題式文章、轉貼與官方未正式公布的訊息)
3. 關鍵字
4. 網址
5. #
6. 標題1
7. 標題2
……等等欄目

第六招:準備一套推廣流程
為你推廣文章的工作設立一套SOP吧!準備好圖片和各社群網站的帳號,開始將文章逐個分享出去,接下來就可以等著觀眾上門囉!
建議社群網站:Twitter, Facebook Business/Fan page, Google+ Business, Google+ Personal, Instagram, YouTube

第七招:重複貼出
這招是最強力的技巧,當你的長青類文章篇數足夠厚,你可以每周排程重複貼出,搭配時事、新的圖片等等方式,畢竟有很多事情總是會有人慢半拍知道,用長青類的文章幫你帶來穩定的流量吧!

第八招:分析與評估
知己知彼、百戰不怠。使用網站分析工具(大多數社群網站目前有內建)來了解你的粉絲族群和用戶吧,一旦你知道粉絲愛好後,想必可以把他們綁得死死的離不開你!如果想更進一步,可以用一些分析工具查看你的目標對手的情況,朝著對方去努力喔!

別再努力寫文卻忘記推廣了,使用上面八個技巧,搭配網路行銷的好助手-社群網站,讓你的品牌成為網路紅人吧!免費諮詢請聯絡HBWeb。
資料來源: https://www.agorapulse.com/blog/promote-your-blog-easy

日前新聞報導,新北市長朱立倫認為各局處所發的新聞稿語焉不詳、文不對題。連朱立倫本人和媒體也看不懂,更何況訊息如何讓一般民眾能理解呢?因此朱立倫指出,新聞稿的原則就是「簡單明暸」。而這樣的原則的確是與國外媒體在溝通時的準則,也才不會寄出新聞稿後,媒體記者總是「已讀未回」。

想要更多了解正確的新聞稿格式範例,請閱讀全文:http://punnode.com/archives/31375

11008394895_aa4ecc8275_o

photo via atosorigin@Flickr, CC License

新創公司,或想把公司產品推向全球的國際化企業,你會怎麼做?

架個含外文版的公司官網,或在全球性之電子商務平台(如:Amazon.Newegg 或 eBay)上開一家店,把產品順利且大量銷售到全球世界各地去,但,你知不知道世界上有同樣的想法之賣家和公司,可能有上千萬億家吧!

閱讀全文:http://www.mydesy.com/kicks-starter-secret

(圖片來源)

台灣IT業逐漸擺脫OEM/ODM而轉向品牌經營,但打品牌不是削價競爭,亂槍打鳥。眾多廠商在國際化過程中,以為架個有外語的官網,找國外業務人員,參加國際展或買廣告,就是品牌行銷。但更有效益的方式或先透過具專業公信力的媒體來向目標客戶群發聲,客觀地增加公司的品牌知名及認同度。

閱讀全文: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7000317-260210

全球公關在台全球化的經營團隊。

全球公關在台全球化的經營團隊。

不管品牌建立過程,或者是行銷活動的舉辦,都希望消費者能在自家產品上買單,而現在的行銷策略(如4P)或者是品牌的建立過程,不但沒有跟消費者購買行為作相連,還各自均獨立發展理論體系,實屬一大損失。下方的架構系統圖,是以消費者購買步驟為主軸,衍生出品牌建立步驟及行銷活動,期能對新品牌建立及新品銷售有所助益。

閱讀全文:http://punnode.com/archives/27076

消費者購買流程

消費者購買流程

提到新聞稿,也許大家的印象為一篇A4紙寫了滿滿的字,
但隨著網路的發達,新聞稿的型 態也呈現多樣化, 並增加不少功能,
因此新聞可以作為新創企業於海外行銷之參考工具之一。
那麼究竟發佈新聞稿 (Press Release) 的優勢在哪裡? 快來看看PR的五大功能吧!

閱讀全文:http://punnode.com/archives/25425

789px-2010_newsstand_Seattle_USA_5086852888-e1415161016205